找到相关内容147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的人生观

        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,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;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——阿赖耶识,和支配此识的力量——业力;了解了十二因缘,三世因果,...我们未来生命的环境,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。   第三,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: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,万法的本源。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,含有净染两面。在无始以来,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,永无止境。它的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|人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8385331240.html
  • 论“应”

    ,就要)这样降伏其(妄)心。  接下来,一部《金刚经》从无“四相”到无“四果”,到一系列的“佛说某某,即非某某,是名某某”,几乎全部是为了说明:你须菩提所想的住,就是非住,降伏其心(妄心),就是生其心(真心)。《金刚经》的核心经文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是说进入这种无所住状态(丢却妄心执著)而生其(真)心,就是开悟;而不是说应该这样无所住而生其心。  有人认为,把“应”理解为“进入”和“应该”,两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047794.html
  • 达摩禅的二入方便

    种呢?一是报冤行;二是随缘行;三是无所求行;四是称法行。  什么叫报冤行?就是说一个修道的人,假如在受种种苦难的时候,应当在自心中作这样的思维:我在过去无数劫中,弃真性之本而从妄心之末,流浪在二十五有...缘故。”有智慧的人,如果能够信受而领悟这个道理,应当符合于法性清净理体而行法行——法体上没有悭贪,所以用身命财而行檀波罗密的舍心布施。心中没有悭吝爱惜,把一切妄心执着解脱于人空、法空、空空之中,不倚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953022.html
  • “一心二门”与陆九渊的“心本论”

    境界,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。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,无体可得,唯心虚妄,以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”【同上书,577b。】。事物是依心而存在的,本无外境而现似外境,全出于妄心的幻现。   所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4253424.html
  • 慧能《坛经》心性思想略论

    的区别,所以“在慧能的思想体系中,真心与妄心是二而一的东西,两者既不相依,又不相生,也不是体用关系,妄心并不以真心为体性,真心也不是妄心之外的独立存在,它们都统一于人们当下的现实之心。”慧能从“性觉”...论上,北宗的真心、妄心之别也就是生佛之别,由于染、妄之心的存在,成佛就要经过修行,转染成净,去妄存真。能、秀二人的理论的不同也可从他们的得法偈看出,神秀偈曰:“身是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...

    王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0364974.html
  • 贤首五教的心识观(三)

    而得来的结论。好像唯识所依的六经中也不完全与唯识系相符合,相反与真常唯心互应的亦很多。真心派的经论虽极少,而起信论却是彻底的绝对的唯心思想。妄心派的一心或多心尽管不一致,唯识无境义该是大家共认的,虚妄识不现便罢,一现便有两种相起;一是能取的精神知识作用,一是所取的境界作用;也就是说心的自体起用时便有见相二分同时生起。妄心派就这样剖析心的二分—色与心同是从虚妄分别识的自种子变现的;至于色,不过是...

    如 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4668543.html
  • 壁观释

    ,虚妄而现,迷乱本心,故今下手先歇息此等虚妄缘境。然此等客尘世界,乃由迷乱之心(妄心)无有而生,故欲止息迷乱缘境,须以休心(妄心)为根本。经云:“狂心若歇,歇即菩提。”   息者,非是灭心断相也,乃是休息攀缘诸相之心(妄心)也。相无好丑,心(妄心)生计较。故须直下休心(妄心),何谓休心?了达身心世界如空中华,虚妄不实,诸法本来无生,无须取舍破立,真性自然休息于本地,离缘遍照法界。经云:“不住...

    达磨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2386635.html
  • 净影八识义述

    …”  此之唯字,即含有无能无所,破有破空之意。  在慧远著作内,考察其唯识所以,颇不能令人满意。他只会说一切法虚妄,无有自体。所以唯有妄心。而妄心又依真心而起;无真,则无妄。至于何以一切法皆妄,而...译转识论,已以之为第七识异名。不过慧远把第七识当作妄心,为一切妄法所依起处。同时具有一切净法功德之真心又为妄心作依。可谓之双重的唯识。他所以如此,乃受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影响。他还能把真开作多少,把妄开作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0442688.html
  •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

    两个面相,这两个面相都源自同一的心体。在与诸法的关系方面,智顗的说法是心具诸法,妄心固然具足诸法,净心亦具足诸法。在这点上,智顗较著重前者,有所谓“一念三千”的说法。其意是,一念心总与多种境地的其中...,因而无定恶定善的规定,一切要看心自身如何活转。他们看善心,亦是同样的看法,不视之为有善的自性,因而会“即善而恶”,善可转成恶,因而亦无定善定恶的规定,要看心自身如何活动。 四、妄心具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747157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的五重玄义

    真心实相的妙用。世间智的世智才聪是有所知,是分别,分别是最坏的妄心。知无所知,不是象傻瓜、呆子一样,也不是象木头、石头一样,凡事无动于衷,而是不加分别、不加取舍,好坏、长短、是非还是了了分明,但好的不爱不取,坏的不憎不舍。因为好坏无非是你的妄心分别,均是梦幻泡影,了不可得,又何必痴迷地被假相所惑,跟着外境转动呢?说到这里,我们不妨讲个故事。  从前有一个禅师四处云游参禅。有一天,忽然下了雨,他就近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858288.html